健康宣教

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健康宣教

糖尿病防治早知道

2016-09-08 浏览次数:1277
分享



糖尿病防治早知道
   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,世卫组织将今年的主题定为“应对糖尿病”,因为糖尿病现在在许多国家加速流行,其实很大部分糖尿病病例是可以被预防和治疗的,所以普及健康观念和自我管理教育变得尤为重要。

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?

    我们从医学上把他定义为糖尿病高危人群,这样的人群正好是我们预防糖尿病要重点关注的人群。有这么几个标准,我们就把他列为高危人群。一个是有糖尿病的家族史,家里父母亲或者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患有糖尿病,相对来说他患糖尿病的风险就比较大,因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确实受到遗传的影响。另外还有很多环境因素,它们和遗传因素有一个交互影响。但是也有很多人找不出任何遗传的风险,但是他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他,导致他糖尿病的发病,包括生活方式不合理,比如高热量、高脂肪、甜度很大的食物的摄取,但是活动量非常小,还有肥胖,最重要的,我们常说的男性的“啤酒肚”,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心性肥胖,也是易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。另外,妇女如果在妊娠的曾经分娩过巨大胎儿,或者在妊娠期间曾经得过妊娠性糖尿病,这些人在未来发生糖尿病的机率也是比较高的。另外,大量饮酒对胰岛素功能的损伤是非常大的。另外是肥胖伴有高血压的病人、肥胖伴随高脂血症的病人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病人、脂肪肝的病人,这些人得糖尿病的机率都比较大。
    父母如果有2型糖尿病的话,遗传的风险是非常大的。尽管遗传风险很大,但是孩子也不是百分之百就会得病。我倒是觉得,对于孩子来说,一个是不要把孩子养成小胖墩儿,让他非常胖,今后易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比较大,另外是给他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吃健康的食物,多运动。

平时怎么去预防?

    2型糖尿病在发生之前已经经历过高危阶段,比如体重超重、肥胖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,或者没有得糖尿病,但是他具备了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脂肪肝、睡眠呼吸暂停,甚至包括有些胆结石的病人,这些往往都预示着他在胰岛素抵抗方面已经在发生问题了,这时候如果不解决胰岛素敏感问题,比如通过运动、控制饮食、减重,不解决这些问题的话,未来胰岛β细胞衰退的机率就很大了。因此我们预防糖尿病还是要从生活方式合理方面着手。
    得了糖尿病,需要注意哪些饮食方面和怎么样才能缓和?
   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综合管理,往往会提到“五驾马车”,包括饮食、运动、药物、自我血糖监测、糖尿病教育。因此大家可以看到,饮食是非常重要的,它基本上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基础。也就是说,糖尿病病人不论用什么样的药,不论怎么治疗,都是离不开控制饮食。尤其是一些比较轻的糖尿病,他可能仅仅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,不需要用药就能缓和。因此,饮食控制一定是糖尿病治疗最重要的一部分,而且是最基础的一部分。
    饮食方面,讲究的是均衡饮食,包括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适量的脂肪,还包括富含维生素的蔬菜,当然根据病情需要,还可以有适量水果的摄入。因此,在饮食方面,营养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。从碳水化合物来说,就是我们平常指的主食,最好是粗细搭配,就是粗粮和细粮的搭配,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有一定的膳食纤维的摄入。从蛋白质来说,蛋白质的摄入主要是来自于肉类和豆制品,蛋白质的摄入往往也会带来一定比例的脂肪,因此我们选择肉类尽量要选择瘦肉,白肉会比红肉更加好,这样既保证了蛋白质,也保证了脂肪含量会比较小。像豆制品,脂肪的含量会更加小。牛奶和豆浆也是保证蛋白质摄入一个非常好的食物,而且牛奶还富含钙,对糖尿病患者也是非常适宜的。
    蔬菜方面,比较推荐绿叶植物菜,基本上是不限量的,我们的病友甚至一天吃到一斤到两斤的蔬菜都没有关系。 我们的病人到底能不能吃水果呢?其实我认为是可以吃的,但是一定是在大夫的指导下去吃,尽量选择升糖指数比较低的水果去食用,尽量在血糖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再考虑水果的摄入。
    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词汇,有些人觉得它好像是洪水野兽,但有些人也觉得它离自己很远。其实,如果多一点自控力,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,都能帮助自己远离糖尿病,拥有健康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