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宣教

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健康宣教

母乳喂养 生命之源

2019-03-20 浏览次数:1393
分享



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注意事项

 

一、母乳喂养的好处

1. 母乳营养成分全面、营养素比例适合小儿消化能力与需要,尤其最初4-6月最为适宜,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。不仅如此,它还可以随着婴儿的生长而调整乳汁的成分,与婴儿的需要相适合。

2. 母乳含丰富的免疫成分,降低婴儿感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。

3. 人乳为直接哺乳,无感染变质的可能,且方便经济,乳量随小儿生长而增加。

4. 喂哺母乳可增进母子感情,并可密切观察小儿细微变化

5. 母亲产后即哺乳,促进母亲产后恢复并有避孕效果,减少母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率。

二、母乳喂养的方法

1. 提早开奶 正常分娩的健康母亲于产后0.5-1小时内可尝试自己喂哺自己正常的足月儿,虽然此时母亲的初乳很少,但新生儿有力的吮吸是促使泌乳的最好方法,也促进母婴的相互适应。

2. 按需哺乳 新生儿期只要母亲感到奶胀或小儿饥饿哭吵即可喂乳,一般每日喂哺10-12次。当乳量增加后,婴儿睡眠时间逐渐延长,自然进食规律出现,随着年龄的增大,两次哺乳间隔时间逐渐延长,生后2个月内昼夜7-8次,每2.5-3小时喂一次;3-4个月大约6次,夜间可减少一次。喂哺时两侧乳房轮流,先从一侧开始,一侧乳房排空后,再喂另一侧,每次哺乳应尽量让婴儿吸奶到满足为止,时间约15-20分钟为宜。

3. 正确的哺乳姿势 母乳喂哺姿势可各种各样,但应使母婴均感到舒适,乳母将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托起乳房,将乳头刺激婴儿的上、下唇,引起觅食反射,婴儿应含乳晕的大部分,使婴儿在吸吮时,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,使乳汁排出。同时有效的刺激乳头上的神经末梢,促使泌乳和摄乳反射。喂哺完毕,将婴儿抱直,头部靠在母亲肩上,轻拍背部促使胃内空气排出,然后保持右侧卧位,以防呕吐。

三、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

1. 母亲在孕期就应该建立自己喂养孩子的信心,并做好具体准备,如孕晚期每日用温开水擦洗乳头,向外轻拉几次,使乳头皮肤坚实及防治乳头内陷,以便于小儿吸吮。

2. 乳母应注意营养、睡眠充足、心情愉快、生活有规律、不随便服药,每日应较平时增加能量700-1000kcal和水分1-1.5升。

3. 母亲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,防止乳头、乳房疾病的发生。

4. 母乳量不足时,常有哺乳前乳房不涨,哺乳时小儿吞咽声少,哺乳后小儿睡眠短而不安,常哭闹,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。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。

5. 不应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,不仅不卫生,且易引起窒息、呕吐,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而致畸形。

6. 因为各种原因需暂停哺乳时,应定时将乳汁挤出,以免乳量减少。

四、母乳喂养的禁忌症

      属于母亲疾病的有:重症心脏病、肾脏病,哺乳可使心肾功能恶化;乳头裂伤,乳腺炎;母亲患有精神病、癫痫;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,如艾滋病、肝炎、肺结核感染的母亲均可通过乳汁传染疾病。

      属于婴儿疾病的有:半乳糖血症、苯丙酮尿症。

五、断奶

       婴儿生后头4-6个月内生长发育迅速,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。但4-6个月以后单纯的母乳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,而且小儿常因眷念母乳而拒绝其他食品,出现食欲缺乏或食欲异常,常有体重减轻、营养不良或贫血等。因此母乳喂养儿应在适当时期断奶。8-12个月为断奶最适当的时期。断奶应逐渐进行,在正常添加辅助食品的条件下,一般先从6-8个月起每日先减少一次哺乳,用辅助食品代替,以后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直至断奶。在乳品缺乏地区,可每日保留1-2次人乳喂哺,直至1岁半至两岁。2岁时即使仍有少量人乳也应停止喂哺。在炎热夏季或婴儿患病时不宜断奶,以免发生腹泻等消化紊乱。

    综上所述,如果没有禁忌症,母乳应是婴儿的最佳食品。母乳喂养婴儿不但可以使婴儿获得必须的营养,而且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。尽管现代工业及乳制品开发商以母乳为“金标准”来改善乳制品的性能,但永远不会存在任何一种可以完全无异于母乳的代乳品。母乳喂养婴儿是每位伟大母亲的天赋,有着其他任何喂养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。